含氯肥料怎么用?
含氯肥料主要是指含氯離子的肥料,如常見的單質肥料氯化鉀、氯化銨,以及含有上述肥料的復合肥或摻混肥。雖然氯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十六種營養(yǎng)元素之一,但長期以來,人們普遍擔心過量的氯會對作物產量及品質產生不良影響,而且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酸化、鹽漬化、土壤肥力下降等等,特別是在經濟作物種植區(qū)域,氯被認為會降低瓜果蔬菜的含糖量,嚴重影響農作物品質,一時間談氯色變。
其實含氯肥料溶解快,而且比硫酸鉀型肥料價格更低??茖W合理施用含氯肥料不僅能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,還能顯著降低種植成本,增加農業(yè)效益。
科學施用含氯肥料應根據(jù)作物耐氯類型、土壤含氯量以及含氯肥料的特性,著重考慮降雨情況及施肥習慣,圍繞優(yōu)質高產、保護地力、經濟高效這一目標,因地制宜,合理施用。
不同作物以及相同作物的不同品種,其耐氯能力都不一樣。根據(jù)作物的耐氯臨界值,分為強耐氯、中等偏上耐氯、中等偏下耐氯、弱耐氯等四類:
強耐氯作物:水稻、油菜、甜菜、蘿卜、菠菜、黃瓜、棉花等耐氯臨界值>600mg/kg,可施用高氯肥料,幾乎不會對其發(fā)育和產量有任何影響。
中等偏上耐氯作物:玉米、小麥、茄子、番茄、大豆等,耐氯臨界值450?600mg/kg,施用中氯以下的肥料,不會影響其生長發(fā)育和產量品質。
中等偏下耐氯作物:甘蔗、花椰菜、花生、芹菜、辣椒、大白菜、草莓等,耐氯臨界值300?450mg/kg,可適量施低氯肥料。
弱耐氯作物:馬鈴薯、萵苣、覓菜、甘薯、烤煙等,耐氯臨界值<300mg/kg,對氯較敏感,應盡量施用硫酸鉀型復合肥。
除耐氯力不同外,還應特別重視土壤氯離子含量。一般土壤含氯量在37?370ppm,離海洋越近,土壤表層含氯量越高,旱地高于水田。氯離子是活躍的陰離子,在土壤溶液中移動迅速,通過施肥帶入土壤的氯90%以上會隨雨水流失,在土壤中殘存的很少。
作物不同生育期其耐氯能力也不同,氯敏感期多在苗期,隨著生育進程的發(fā)展,作物的耐氯能力逐漸增強。如水稻在3?5葉期,小麥在2?5葉期。因此,施用含氯肥料要盡量避開作物氯敏感期。氮、磷、鉀配合有機肥料一起施用,可提高含氯肥料的肥效,減輕氯離子毒害。同時,即使是耐氯較強的作物也不宜一次性過量施用高氯肥料。
作基肥宜早施,在含氯肥料施用后1周進行播種、移栽為宜;作追肥宜適量,且作物苗期追肥不宜使用高氯肥料;忌作種肥;葉面噴施含氯農藥或肥料也稀釋倍數(shù)在1000-1200倍以上,謹防高濃度氯離子導致葉片急性中毒傷害。
含氯肥料可采用撒施、條施、穴施、灌溉施肥等方式,施肥后澆水能使大多數(shù)氯離子淋洗向土壤底層滲透移動,減少作物根系氯離子濃度,進而減小氯離子危害。同一地塊同一作物,含氯肥料與其它類型肥料交替使用,效果更佳。(研發(fā)部? 袁樂斌)